醫用敷料 ,是指用以覆蓋瘡 、傷口或其他損害的醫用材料 。皮膚受到創傷 、燒傷 、膿腫潰爛等原因引起的傷害後會引起機體的一係列的問題 ,如細菌感染 、水分和蛋白質過度流失 、內分泌及免疫功能失調等 ,嚴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 ,皮膚損傷後 ,通常需要采用皮膚的替代品醫用敷料來保護傷口 ,防止創麵感染和嚴重脫水 ,提供有利於傷口愈合的濕潤環境 ,促進創麵愈合 。
2. 醫用敷料的分類
英國皇家護理學2005年壓瘡指南將敷料分為五大類
:接觸性敷料
、主動性敷料
、被動敷料
、互動性敷料
、抗菌性敷料
。
接觸性敷料主要包括天然紗布及合成纖維類敷料 。
主動性敷料主要包括 :(1) 、含活性成分的敷料 ,如含生長因子 、膠原和透明質酸的敷料 ;(2) 、皮膚移植 ,如人類或動物的皮膚 ;(3)組織工程產品 ,如角質形成細胞膜片 、真皮替代物 。
被動性敷料 ,這類敷料可創造一個有利於愈合的局部環境 ,但不會改變局部生理狀態或產生相互作用 。這種敷料通常用於控製滲出 ,防止汙染或控製氣味 。此類敷料包括薄膜 、海綿和水凝膠 。
互動性敷料 ,此類敷料通過與傷口滲出物接觸而改變傷口的生理狀態 ,通常是在傷口表麵形成一個凝膠樣覆蓋物來促進愈合 。此類敷料包括水凝膠 、海藻酸鹽和親水性纖維敷料 。
抗菌性敷料 ,此類敷料含有某種抗菌成分 ,如銀 、蜂蜜 、碘 、氯己定等 ,起到有一定的局部抗菌效果 。
3. 我國醫用敷料行業發展曆程
我國醫用敷料產業大體經曆了4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 ,當時產業供應的產品較為單一 ,主要是原料紗布 ;
第二個階段是上世紀90年代 ,企業開始采購大批原料進行深加工 ,再將產品運往歐洲 、北美洲等地區包裝 ,在這個階段 ,原料供應和企業都呈多元化發展,產業逐漸發展壯大 ;
第三個階段始於21世紀初 ,產業發展到深加工和包裝生產 ,在這個階段 ,產業享受了中國的市場紅利和人口紅利,很多企業開始轉型升級 ,從做初級原料發展到對產品 、設備 、廠房進行一體化設計 ,把產品做得更精致 ,把成本幾乎控製到了“極致” ,把產業發展推向了高潮 ,成就了穩健 、奧美 、振德等一批龍頭企業 。“
第四個階段是目前所處的階段 ,原來的人口 、市場紅利越來越少 ,產業發展麵臨訂單壓力 、原材料價格 、企業資金、人力成本 、環保責任 、風險控製等6方麵壓力 。產業開始慢慢從低附加值的傳統醫用敷料向高價值的新型醫用敷料發展 。
4. 我國醫用敷料市場概況
我國目前醫用敷料年產值為300億元 ,國內年消費量產值為70億~80億元 ,其餘為出口 ,且以每年20%~30%增速在高速增長 。但我國醫用敷料大部分產品是附加值較低的棉花 、紗布 、繃帶等傳統醫用敷料 。
我國是傳統紡織大國
,也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產國
、消費國和進口國
,棉花紗線產量大
,我國供應超過全球50%的傳統敷料和一次性手術耗材
。我國紡織行業的產業鏈較為完善
。但是國內物價上漲快
,人工
、原材料
、運費成本相應增加
,國際市場競爭優勢減弱
,長期來看麵臨來自越南
、柬埔寨等勞動力成本較低國家的競爭
。
由於傳統醫用敷料技術門檻不高
,國內生產企業眾多
,目前我國大部分醫用敷料企業是規模較小的地區性小企業
。2009年5月的統計數據顯示
,我國醫用敷料行業中小型企業占比超過90%
,其總銷售收入僅全行業的53%
。
造成行業集中度較低的重要原因是相關標準的滯後和限製
。標準的滯後導致產品準入門檻低
,隨之帶來的惡性競爭阻礙了市場發展
。而醫院在采購敷料時也缺乏統一的規格標準
,醫護人員按照自己的使用習慣提出要求
,有時一家醫院僅紗布類產品就要求幾十種規格
,這樣一來廠家無法實現大批量工業化生產
,產品成本無法下降
,創新乏力
。
40多年前
,歐美國家醫用敷料行業也經曆了產品高度同質化
、技術門檻低
、市場惡性競爭的過程
。上世紀70年度初
,歐
、美國家開始要求醫用敷料生產必須提供認證
,敷料製造供應商及行業協會借此機會統一了產品規格
,結束了產品規格混亂局麵
,從而實現了大批量標準化生產
。目前
,美國紗布片僅有10種規格
。這使得敷料製造和供應成本大幅降低
、質量明顯提升
。同時
,很多有實力的敷料生產商可以將轉移到新產品研發上
,從而促進了產業的整體發展
。
5. 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新型醫用敷料
新型醫用敷料是根據“濕潤愈合理論”研製的 ,能保持創麵濕潤 ,而推動這類產品發展有兩個因素 ,即醫療界對傷口複愈合治理過程的理解和材料技術的不斷發展 。1962年倫敦大學的Winter博士首先用動物(豬)實驗證實 ,濕性環境的傷口愈合速度比幹性愈合快1倍 。1963年Hinman進行人體研究 ,證實濕性愈合的科學性 。20世紀70年代“濕性傷口愈合”觀念逐漸被廣泛接受 。代表性新型醫用敷料有 :透明薄膜類敷料 、水膠體敷料 、藻酸鹽類敷料 、泡沫類(海綿類)敷料 、軟矽酮類敷料 、銀離子敷料 、脂質水膠體敷料 、含碳敷料 、水凝膠 。
新型醫用敷料可以縮短傷口愈合時間
,減少醫用敷料用量
,顯著縮短護理時間
,迎合患者要求
。新型醫用敷料療效快
、效果好等特點是傳統敷料難以比擬的
,因此
,醫用新型敷料將有更大應用市場
。
雖然從全球範圍來看
,藥棉
、紗布等傳統醫用敷料仍占整個醫用敷料的50%以上
。但是
,近年來
,傳統醫用敷料增長緩慢
,新型醫用敷料正在迅速增長
。全球新型醫用敷料的主要市場在美國
、歐洲
、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
。2008年
,在全球新型醫用敷料市場中
,歐洲占41%的份額
,美國占39%
,其他國家和地區占20.5%
。
新型敷料由於價格高
,市場普及比較慢
,中國新型敷料尚處於市場培育階段
,企業在新型敷料研發方麵還處於起步階段
,國內市場高端新型醫用敷料產品主要來自歐美的行業巨頭
。從長遠來看
,傳統紗布
、繃帶等消耗大量棉花
,而產品效益卻不高
,附加值較低
,利潤空間較小
,產品增長能力有限
。研發出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新型敷料產品
,才是中國醫用敷料行業的發展方向。
6. 新型醫用敷料臨床應用現狀
6.1 薄膜類敷料 主要由聚氨酯類材料和脫敏醫用粘膠組成 ,分內外兩層 ,內層為未水性材料 ,可吸收創麵滲液 ,外層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彈性 。
此類敷料的特點是透明
,便於觀察傷口,能密切黏附於創麵表麵
,有效保持創麵滲出液
,從而提供有利於創麵愈合的濕潤環境
,促使壞死組織脫落
;缺點為該類敷料吸水性能欠佳
,吸收飽和後易致膜下滲液積聚
,可能誘發或加重感染
,故隻適用於相對清潔創麵
,不適於滲液多的創麵。
有臨床研究表明[1]
,在氣管切開護理及中心靜脈置管的維護中應用該類敷料的療效較好
,不但能有效防止感染
,同時還能改善患者的舒適
,提高生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
6.2 水凝膠類敷料 是將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或其單體經特殊加工形成的一種具有三維網狀結構且不溶於水的膠狀物質
,主要成分為純水70%-90%
、羧甲基纖維索及其他一些附加成分
。
有臨床報道指出[2]
:水凝膠敷料能與不平整的創麵緊密黏合,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
,防止創麵感染
,加速新生血管生成
,促進上皮細胞生長
。水凝膠的主要作用為自體清創
,機製是在濕潤環境中依靠創麵自身滲出液中的膠原蛋白降解酶分解壞死物質
。
6.3 水膠體類敷料 水膠體類敷料是由親水膠微粒的明膠
、果膠和羧甲基纖維素混合形成
。主要適應於Ⅰ
、Ⅱ期壓瘡的預防與治療
,燒傷
、整形供皮區的治療[3]
,各類淺表外傷口和整形美容傷口的治療
,慢性傷口上皮形成期及靜脈炎的預防與治療等[4]
。
6.4 泡沫類敷料 新型的泡沫類敷料外層為疏水材料
,內層為親水材料
。此類敷料具有多孔性
,表麵張力低
,富有彈性
,可塑性強
、輕便
,對滲出液的吸收力可達到敷料本身質量的10倍
。
泡沫性敷料對創麵滲出物的處理是靠水蒸汽的轉運和吸收機製來控製的
,可塑性好
,能製成各種厚度
,對創麵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目前使用最多的材料是聚氨酯泡沫和聚乙烯醇泡沫
。其缺點是粘貼性較差,而需外固定材料
;敷料不透明
,難以觀察創麵情況
;敷料孔隙大
,創麵肉芽組織易於長入
,造成脫膜困難, 而且易受細菌汙染[5]
。
6.5 新型藻酸鹽類敷料 主要成分取自海水中的藻類
,它是利用藻類中類似纖維素的不能溶解的多糖藻酸鹽製成的敷料。海藻酸可與金屬離子結合形成鹽
,是各種金屬離子的良好載體
,常見的有藻酸鈣鹽
、藻酸鋅鹽敷料
。
藻酸鈣鹽敷料在更換過程中不造成新鮮肉芽損傷引起的疼痛
,易被患者接受
,還可以通過鈣
、鈉離子交換
,達到止血功能
,同時還具有吸附細菌
,阻止細菌進入創麵的功能[6]
。研究顯示
,藻酸鋅鹽敷料具有很好的凝血效應和增強血小板活性的作用
。[7]
6.6 藥用類敷料 即用浸漬或塗敷方法將藥物塗覆於敷料上 ,如軟膏類敷料 、消毒敷料 ,以及中藥敷料等 ,有保護創麵 、止痛 、止血 、消炎 、促進新生肉芽組織及上皮細胞生長 ,加速創麵愈合等功能 。例如 :具有抗菌作用的磺胺嘧啶銀敷料 、二氧化鈦抗菌敷料 ,具有消炎作用的利多卡因敷料 ,具有快速祛痛 、止血消炎功能的中草藥敷料 。
參考文獻
[1] 嚴蓉蓉,錢小潔.透明敷料維護經外周靜脈中心靜脈置管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誌,2011,28(11A):52-53.
[2]李晶
,薛斌. 新型醫用敷料的分類及特點[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3
,17(12):2225-2232.
[3]楊連利,梁國正.水凝膠在醫學領域的熱點研究及應用[J].材料導